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华图2014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赠840元名师面授课程+520元网络课程+99元网校代金券!
内容简介:
《华图·2014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版)》严格依据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历年招考公告和考试大纲编写,化繁为简,轻松复习,准确定位安徽招警考试,打造高效实用专业教材。
《华图·2014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版)》既包含了法律部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民法》等与公安业务部分:《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安学基础理论》、《公安队伍建设》、《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刑事侦查》、《侦查讯问》,共十五章,全方位覆盖、多角度论述。详尽的知识要点与明晰的知识讲解,可以帮助应试者头脑清晰地掌握知识框架,快速建立这门考试的知识结构,理清备考思路,提高备考效率。
书籍目录:
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本章巩固练习
第二章 宪法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国家经济制度
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第五节 国家机构
本章巩固练习
第三章 刑法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事责任与刑罚
第四节 罪状及法条竞合
第五节 常见的犯罪
第六节 刑法第八次修正案重要条款解读
本章巩固练习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本章巩固练习
第五章 行政法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处罚
第三节 行政许可
第四节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五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第六节 行政强制
本章巩固练习
第六章 民法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
第四节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及诉讼时效
第六节 物权法
第七节 债权
第八节 人身权
第九节 民事责任
本章巩固练习
第七章 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国家赔偿责任
第二节 公安行政赔偿
第三节 公安刑事赔偿
第四节 公安赔偿的标准和方式
本章巩固练习
第八章 人民警察法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人民警察法概述
第二节 人民警察的任务和职权
第三节 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第四节 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
第五节 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
本章巩固练习
第九章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概述
第二节 警械的使用
第三节 武器的使用
本章巩固练习
第十章 公安学基础理论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四节 公安工作概述
第五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第六节 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
本章巩固练习
第十一章 公安队伍建设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公安队伍建设概述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制度
本章巩固练习
第十二章 治安管理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治安管理概述
第二节 社区和农村警务
第三节 户政管理
第四节 治安秩序管理
第五节 危险物品管理
第六节 治安案件查处
第七节 群体性事件
本章巩固练习
第十三章 道路交通管理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道路交通管理概述
第二节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第三节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
第四节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
第五节 道路交通事故
本章巩固练习
第十四章 刑事侦查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侦查工作
第二节 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步骤
第三节 刑事犯罪现场
第四节 侦查措施
本章巩固练习
第十五章 侦查讯问
考情分析
考点知识结构图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 侦查讯问概述
第二节 侦查讯问主体——侦查讯问人员
第三节 侦查讯问对象
第四节 侦查讯问程序
第五节 侦查讯问策略及方法
本章巩固练习
作者介绍:
华图教育,以打造公职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教研教学为核心,主要培训项目有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政法干警、军转干、三支一扶、村官、选调生、招警、招教考试辅导和政府部门区域规划、政府应急管理等项目培训,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宣部《时事报告》、《半月谈》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合作机构,每年辅导各类学员数十万人次。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考情分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考生应着重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其基本内容。
考点知识结构图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法治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
执法为民
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
党的领导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
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一、法治的概念和原则
(一)法治的概念
所谓法治,是指统治阶级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来有效地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使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服从。
(二)法治的原则
法治的原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概括,一般说来,基本的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1.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是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基本的要求。法律至上首先意味着在治理国家的规范体系当中,包括道德、宗教、政策、习俗等,法律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权威。其次,在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中,一切国家职权均来自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职能活动都必须依法实施,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再次,在法律与国家领导人的关系中,法律高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法律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得由于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后,在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当中,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政党应当将自己的重要政策通过立法机关经由法定程序制定为法律,并领导人民模范地遵守和执行。
2.权利保障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体现着现代法治在内容上的根本性要求。该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3.权力制约原则。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是权利保障原则的逻辑要求,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求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制约,限制国家权力的任意性,防止因国家权力的扩张或滥用导致的专横和腐败,有效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4.正当程序原则。程序性本身是法律调整区别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现代法治尤其强调法律程序的意义。一般说来,所谓法律程序实际上就是一定主体从事法律行为、作出某种决定的过程、环节、方式以及各种相关联系的总称,表现为一系列法律制度和规定,如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调解和仲裁程序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深化,包括对世界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符合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科学的法治思想和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然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研究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法律是以现实物质生活关系为基础的,即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又反作用于经济。这一根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并不是超阶级的,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其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其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法的阶级本质,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实践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走向法治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了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的一批法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国走向法治的进程开始起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甚至被中断的过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立法体制不断完善,立法程序日益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法治建设的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法制化进程,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之下,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法制是为巩固历代帝王的王权统治服务的,人治的色彩相当浓厚;西方资本主义法制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服务的,有其阶级性和虚伪性的一面。但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也包括了不少民主性的内涵,是可以合理继承的。如法家提出的以法治国,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援法断罪,罪行法定;治法治吏,相辅相成等。中国数千年的法律文化遗产中的有益成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西方资产阶级在几百年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法治实践经验,有的较为成熟,已经制度化。他们在法治理论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如公平正义的思想、尊重人权的思想、规范和监督公权力的思想、尊崇法律权威的思想等。这些,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们可以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的特点出发,对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法治经验进行甄别、吸收,为我所用,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立法机关应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以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重点,继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立法,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立法质量和法律的社会效果都要受到实践的检验。要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更加注重立法质量。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更好地发挥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立法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要统筹立法的门类和数量,尽快形成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加强司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司法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全面加强各项政法工作,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改革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公民权利救助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落实司法保障,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切实保障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加强政法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好政治立场、法治意识和群众观念问题,确保政法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确保司法公正。
(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形成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内容、程序和工作制度。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明确内容,规范程序,改进方式,并加强对各种形式监督的协调整合,保障执法监督的有效进行。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进一步深化执法监督体制改革,重点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确保执法权力正确行使。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要突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注重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注重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要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形式,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要加强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与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一、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有法可依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需要法律调整的领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资依据和遵循。
2.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的具体要求包括:(1)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3)广大社会成员要依法办事。
3.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在执法。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执法必严一是讲执法要严肃,即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忠实于法律的精神严肃认真地、一丝不苟地执行法律。二是讲执法要严格,这又可具体化为五项基本要求,即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
4.违法必究。违法必究,就是要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专门的国家机关应坚持下列基本原则:(1)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坚持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坚持责任与违法行为相称原则;(4)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
二、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要使政法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就必须端正执法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理念落实到文明执法的各个环节。这是判断政法部门性质的试金石,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总要求。
(一)端正执法思想
端正执法指导思想,也就是要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政法干警必须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必须用之于人民,在执法工作中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现实中,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执法行为不规范、滥用执法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执法为民理念淡化,在执法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为此,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加强权力观教育,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二)树立服务意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法干警是人民的公仆。政法干警要把执法的过程,当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躬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倾听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真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冷暖疾苦,把群众的需要作为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标准,自觉做人民的勤务员。在树立服务意识的过程中,政法机关也要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明确社会管理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摒弃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执权的错误观念,在执法中体现服务,为服务强化执法。
(三)坚持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发展到一个文明时代所必须要具备的,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外在表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只有坚持文明执法,才能避免矛盾激化,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树立对外的良好形象。文明执法包括:,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做到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第二,举止文明,避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尊重管理相对人和案件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对所有当事人都一视同仁,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决定对当事人的态度;第三,仪表端正,以良好的品行、端庄的举止、文雅的谈吐、整齐的穿戴,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也是文明执法的良好开端。
三、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所谓公平正义,同公正、公道、合理等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公平正义在社会学意义上,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在法学意义上,是指权利与义务对称,人们所享有的权利和获得的收益应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及所作出的贡献相一致;在伦理学意义上,是指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够得到妥善、及时解决,能够安定祥和、不断发展的社会。
首先,公平正义是一个价值原则。公平正义包括经济公平、政治、文化平等以及社会公正,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社会中,公平正义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但是,它受到等级制度、神权、君权的极大限制。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主体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参与机会,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这种公平正义不仅是表面上、形式上的,而且是内容上、实质上的。在这一完整的意义上,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
其次,公平正义表现为以程序正义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它规定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以法律为基础的共同的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展开竞争、获得发展,当彼此之间出现矛盾和争端时,坚持在法律和程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步骤依法解决。
再次,公平正义体现了国家在法制基础上对社会利益的调控。国家和政府必须在公平正义缺失情况下积极作为,调整利益冲突,化解矛盾,使公平正义得到切实贯彻。“公平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是善良公正之术”,这些古老的格言和法的定义表明:法与公平正义不可分开,法的价值之一在于实现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内涵主要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权利公平也是一种公平。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人的权利。公民权利的平等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公民合法的生存、居住、迁移、就学、劳动、财产、质询、诉讼等等权利应当得到保障。
公平还包含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机会公平是一个社会公民普遍能获得发展带来利益的前提。过程公平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要公开和透明。结果公平主要是指顾及全体人民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现阶段,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要有是非标准,扶持社会正气,谴责歪风邪气,打击邪恶势力。构筑起社会正义体系,才能建设成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的社会,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事业、行政和司法腐败,才能在社会正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和谐。
作为人类社会一个共同的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四、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政法机关应切实履行的重大职责。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各级政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把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认识、把握和部署,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是由党和国家建设的大局和根本任务决定并为之服务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政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实践者,手中掌握着法律赋予的执法大权,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就必须从一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出发,一切服从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政法机关的重大使命。此外,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高,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化时期和社会问题多发期,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形势严峻、部分产业工人生活困难、农民失地等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使得政法工作服务大局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而一些政法工作者对大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把握,存在片面认为大局就是经济建设,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把地方局部利益高于国家工作大局等错误认识。在此种情况下,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成为当务之急。
(二)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大局是发展的大局,是具体的大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四位一体。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使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理论升华。政法工作服务大局的目标任务,也要自觉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发展总体格局,在牢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努力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发展的责任感和金牌感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推进保障服务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措施,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和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
(三)服务大局必须胸怀大局,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胸怀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政法工作者一方面要打牢服务大局的思想基础,做到脑子里时刻想着大局,心里时刻装着大局,另一方面要善于围绕大局开展工作,自觉把各项工作融入到大局中来考虑,还要切实结合实际,在实际与大局的结合中做文章。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础,服务大局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立足岗位,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勤奋工作,争创一流,专心致志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正确履职是关键,只有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职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正确地履行好职责,从而正确有效地服务好大局。
五、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为根本宗旨,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政治、文化素质,并逐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这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大力发展了的国民经济、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一句空话,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核心。从类型上看,我国的法治建设属于政府主导推进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而适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是人类法治的一般特征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即这种法治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发展人民的利益。党的领导是这种性质的保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顺利向前发展的保证。如果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整个社会就缺少了一个能够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政治力量,缺少一个能够凝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领导核心,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仅建设搞不起来,而且必然陷入社会的混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把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加强立法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所提出的立法建议,在立法过程中一般都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司法机关建设及执法、司法监督上,党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党的领导,保证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只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国家的法律,才能使之具有要求全体公民普遍遵守的性质和国家强制力的性质,才会在贯彻执行中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确保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党和人民所要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中去。因此,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不仅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地位,而且是在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表现。
本章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A.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B.科学发展观
C.辩证唯物论D.宪法
2.所谓(),是指统治阶级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来有效地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使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服从。
A.法制B.执法
C.法治D.宪政
3.法治基本的原则通常不包括()。
A.法律至上原则B.权利保障原则
C.权力制约原则D.立法平等原则
4.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
5.下列有关公平正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永恒理想
B.抽象的公平正义,未必足以保证具体的公平正义
C.公平正义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体现
D.是指形式上和程序上的公平正义,不包括实质上的公平正义
6.法律中蕴涵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
A.统治阶级中掌握领导权的集团的意志
B.统治阶级的整体的意志
C.统治阶级中主要领导人的意志
D.统治阶级中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7.下列表述中,属于法的深层本质的是()。
A.法体现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正式行为规范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D.服务大局
E.公平正义
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制度化B.规范化
C.程序化D.实质化
E.可行化
3.关于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党的政策与法的目标是一致的
B.党的政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有指导作用
C.党的政策和法律一样都是国家意志的反映
D.党的政策和法的调整范围是重合的
E.党的政策和法一样具有普遍适用性
三、判断题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
5.在处理国内的局部法律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对国家整体、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影响。这是公平正义的要求之一。()
参考答案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故应选A。
2.C[解析]所谓法治,是指统治阶级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来有效地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使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服从。故本题应选C。
3.D[解析]法治的原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概括,一般说来,基本的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4.B[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5.D[解析]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永恒理想,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但抽象的公平正义,未必足以保证具体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体现,司法为民也必定要求公平正义。不仅要注意形式上和程序上的公平正义,也同样关注实质上的公平正义;而且特别要防止因形式上的公平导致实质上的不正义。故应选D。
6.B[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法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两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统治阶级的整体的意志。
7.C[解析]法的本质具有层次性,具体而言,法具有三层本质。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是法的初级本质;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是法的二级本质;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法的深层本质。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C。
8.C[解析]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故本题应选ABCDE。
2.ABC[解析]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故应选ABC。
3.CDE[解析]在中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它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的。A项说法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法需要党的政策来指导,党的政策需要社会主义法来实现。我们既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也不能将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B项说法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而党的政策是党的领导机关按照党章规定和程序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C项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法调整与国家生活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而党的政策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比法律要广,它可以通过各个渠道渗透到各个领域。D项说法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任何违法者实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党的政策的实施主要靠宣传教育和党纪来保障,党纪只适用于党内,对党外人员则不能制约。因此,党的政策不具有普遍适用性,E项说法是错误的。
三、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在处理国内的局部法律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对国家整体、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影响。这是服务大局的要求之一。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买图书省考图书获赠价值840元的名师高徒系列面授课程,越早买送得越多,错过不补!请大家提前购买预约!
课程一:2014名师高徒之暑期点拨班
预约时间:2013年5月至6月
上课时间:2013年6-9月
特点:科学评测、实战模考、名师诊断、重点解惑
内容:2天课程,一天考试测评,一天试题讲解
课程二:2014名师高徒之大纲解读班
预约时间:2013年5月至2014年省考考试大纲或公告发布
上课时间:2014省考考试大纲发布后一周内
特点:切中命题层层剖析深入浅出权威解读
内容:省考大纲或公告解读
注:如果该省在2014年有多次省级考试,由华图分校选择一次赠送,以预约短信通知为准,*终解释权归华图教育所有。
课程三:2014名师高徒之考前10分班
预约时间:2013年5月至2014年省考公告发布后一周
上课时间:2014年省考考试前一月内
特点:名师授课高频考点精准预测再提10分内容:1天课程,行测+申论讲解注:如果该省在2014年有多次省级考试,由华图分校选择一次赠送,以预约短信通知为准,*终解释权归华图教育所有。
前言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展开,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对我国各级公安机关警力和人民警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势必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招警考试的科学性、针对性、严肃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残酷的考试竞争,选择一本合适的考试辅导用书对于考生积极备考、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华图教育作为公务员图书领域的领导者,一直把“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长期以来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为致力于加入公职队伍的考生提供权威的辅导和质的图书。为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备考,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集中了一批招警考试领域秀的专家组成安徽省公安机关招警考试研究团队,倾力编写了这本《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教材。
安徽省公安机关招警考试主要考查与公安业务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公安基础理论以及公安民警所应当具备的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刑事侦查等公安业务基础知识。
华图公安招警考试研究团队的专家严格依据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安业务类大纲,结合考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精心设计了教材的体例,科学安排了知识内容。在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对安徽省公安机关招警考试的考情进行了深度剖析预测,对历年真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考生迅速掌握重点、难点。另外,本教材每章后面附有适量练习帮助考生强化理解、巩固记忆,对这部分习题的有效利用无疑将增加考生取得成功的“砝码”。
公安机关招警考试是实力的竞争,也是智慧的竞争,广大考生应尽早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基础、稳扎稳打,自信从容地迎接考试。相信本教材能够陪伴每一位有志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考生走向成功!
后,在此向每一位为本书倾洒了智慧和汗水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公考e时代:免费资料移动共享扫描右侧二维码或登录网址下载华图移动学习平台软件,即可获取海量免费增值服务。
·资讯。发布行测、申论、面试报考资料,即时掌握公考资讯和备考技巧。
·公开课。海量名师视频免费观看,完整讲解和备考指导。
·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免费试听,一线名师付费视频免费手机端体验。编者
2013年7月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112+)
- 章节完整(439+)
- 体验满分(606+)
- epub(234+)
- 字体合适(508+)
- 下载速度快(592+)
- 体验差(83+)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5-01-16 05:48:29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师***怡: ( 2025-01-16 03:17:0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后***之: ( 2025-01-10 09:21:10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车***波: ( 2024-12-29 10:23:1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孔***旋: ( 2025-01-09 15:23:2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习***蓉: ( 2025-01-14 21:02:07 )
品相完美
- 网友 晏***媛: ( 2024-12-25 15:56:15 )
够人性化!
- 网友 国***舒: ( 2025-01-13 08:18:59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步***青: ( 2025-01-16 02:12:54 )
。。。。。好
- 网友 孙***夏: ( 2025-01-17 09:56:49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堵***格: ( 2024-12-22 07:51:08 )
OK,还可以
- 网友 芮***枫: ( 2024-12-21 07:24:09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2021)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初、中级适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史玉柱自述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蜡笔小新・第一辑(2)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全国“八五”普法教材】法律明白人婚姻家庭实用问答(以案普法版)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正版库存轻度瑕疵】实现自由: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历史与实践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育婴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中公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辅导教材育婴员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青少年心理品质丛书-一切都可能改变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官方直营 正版】停车暂借问 香港作家 钟晓阳 代表作 张爱玲的真正传人华语文学 花样年华2046 新经典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官方直营】新理念职业英语 高阶1练习册9787544662642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 改变历史进程的50种植物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