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视觉化叙事中色彩的力量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视觉化叙事中色彩的力量精美图片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视觉化叙事中色彩的力量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视觉化叙事中色彩的力量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008190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
  • 页数:360
  • 价格:51.0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18:19:29

寄语:

(像麦基的故事课一样,贝兰托尼的电影色彩课,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浪漫关系。)


内容简介:

  在《不懂色彩不看电影》中,帕蒂贝兰托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向读者展示了色彩的强大力量。她以60多部经典电影为例,极富趣味地探讨了色彩世界带给人们的情感效应。她唤起人们注意身边的色彩,阐释了不同色彩怎样影响人们的感觉、行为和反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觉化叙事中的力量。

《不懂色彩不看电影》教会电影从业者选择正确的色彩;帮助电影爱好者明白为什么他们看到某种色彩出现在电影中时,会产生欢欣、愤怒、平静或焦虑不安等感受;帮助影迷们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理解电影制作者想要通过电影色彩传达的意义,并带领读者体会色彩之于生活的力量。

这是一本电影制从业者、电影专业学生和电影爱好者的书。同时,对于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医生,以及所有想要深入理解视觉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无价之宝。


书籍目录:

背景故事

Part1 红色:刺激色

 有力之红

 《绿野仙踪》

 《上班女郎》

 情欲之红

 《莎翁情史》

 《午夜惊情》

 挑衅之红

 《无因的反叛》

 《黑潮》

 焦虑之红

 《第六感》

 《罗拉快跑》

 愤怒之红

 《费城故事》

 《辛德勒的名单》

 《美国丽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浪漫之红

 《纯真年代》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爱的召集令》

Part 2 黄色:矛盾色

 活力之黄

 《美国风情画》

 《跳出我天地》

 执迷之黄

 《出租车司机》

 《英国病人》

 放肆之黄

 《龙凤斗智》

 《至尊神探》

 纯真之黄

 《唐人街》

 《罗丝玛丽的婴儿》

 警示之黄

 《迷离感应》

 田园之黄

 《无事生非》

 《天才瑞普利》

Part 3 蓝色:疏离色

 无力之蓝

 《窈窕淑男》

 《理智与情感》

 《肖申克的救赎》

 理性之蓝

 《放大》

 温暖之蓝

 《浓情巧克力》

 忧郁之蓝

 《航运新闻》

 《关于施密特》

 冰冷之蓝

 《落在香杉树的雪花》

 被动之蓝

 《总有骄阳》

Part 4 橙色:苦乐参半之色

 温暖之橙

 《教父》

 《玉米田的天空》

 《大出意外》

 天真之橙

 《伊丽莎白》

 《末路狂花》

 浪漫之橙

 《百万金臂》

 《远离天堂》

 异国之橙

 《季风婚宴》

 毒性之橙

 《银翼杀手》

 《现代启示录》

 《千钧一发》

 大地之橙

 《不可饶恕》

Part 5 绿色:分裂色

 健康之绿

 《证人》

 《迷雾深林十八年》

 暧昧之绿

 《蚊子海岸》

 生机之绿

 《拯救大兵瑞恩》

 《细细的红线》

 恶毒之绿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不祥之绿

 《小公主》

 破败之绿

 《处女之死》

 《远大前程》

Part 6 紫色:虚无缥缈之色

 无性之紫

 《大开眼戒》

 虚幻之紫

 《青春年少》

 奇异之紫

 《歌厅》

 《芝加哥》

 神秘之紫

 《仲夏夜玫瑰》

 不祥之紫

 《角斗士》

 缥缈之紫

 《情欲乱码》

 《卧虎藏龙》

后记 色彩与文化


作者介绍:

  帕蒂·贝兰托尼(Patti Bellantoni)

  任教于洛杉矶美国电影协会学院,为导演、摄影师、编剧、设计师等人群教授色彩与视觉化叙事课程。她曾作为传播学教师任职于纽约州立教育学院,并从事电影顾问工作。也曾在纽约的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色彩与视觉交流课程,并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从事设计工作。

  她曾作为艺术顾问,指导电影《林肯鼻子上的人》拍摄。这部电影是她送给导师罗伯特·博伊尔的礼物,曾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短片提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书摘之一】紫色:虚无缥缈之色

  有时候在浪漫故事和诗歌中,紫色会被人拿来与情欲产生联系。我怀疑,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是因为紫色能让人联想到吸吮葡萄的动作。然而关于色彩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我和我的学生已经做了超过二十年的研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从没有发现紫色与情欲的关联。事实上,我们甚至看不到紫色与物质领域的任何关联。然而,紫色在非物质领域、神秘领域,甚至超自然领域,却能产生强烈的效应。

  在背景故事中,我详细地介绍了我们的色彩实验。简而言之,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大约有两千位学生曾参与过对某种特定色彩环境的设计。这种设计是为了研究色彩的特性、色彩与感官的特定联系,以及色彩对人们行为有哪些影响。每个学期都至少会有一个班级选择研究紫色,而紫色影响学生的方式总是相似的。学生对紫色环境的设计,大多与仪式、魔术和精神元素相关,每年都至少有一个小组在课上搭建圣坛。

  我本来期望会有学生从紫色中解读出“高贵”的含义,为此我早已准备好说辞:这种诠释是对紫色的一种理性认识,并非源自本能的认知。令我惊讶的是,很少有人对紫色做出类似的诠释,将紫色诠释为精神元素与神秘元素的人数,大约十倍于将紫色诠释为“高贵”色彩的人数。在现实中,曾经出现过一些紫色的王座,但紫色之所以能够与王室家族搭上关系,是因为它是自然环境中出现频率的色彩。它的稀缺,使得皇室对它青睐有加。

  然而,圣坛与王室家族之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圣坛处在一个超越物质的领域。学生们往往通过圣坛的宗教意义联想到其他事物。他们会联想到巧克力的味道和薰衣草的香气;他们会联想到灵媒、算命师和女巫。通常来说,他们还会联想到仪式:守夜、守灵、葬礼。在一次紫色研讨课上,所有同学都带来了墓碑,这让整堂课变成一场葬礼。

  重要的是,上课之前,我的学生并没有事先讨论过紫色及其传达的含义,而且他们只能让本组组员知道自己将要在课上做些什么。他们仅仅是在对紫色做出本能的反应,而在二十多年中,他们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太大偏差。

  我们发现,紫色往往能与非物质元素产生联系。它往往预示着某人或某事将要发生变形。例如,在《西区故事》(WestSideStory,1961)中,贝纳多穿着与他的处事态度同样张扬的紫色衣服,与阿妮塔摇摆起舞,他丝毫没有料到在一天之内他就会死去。在《第六感》中,安娜穿着一件优雅的彩虹紫色衣服到白色酒窖中取酒,回来时却发现在她离开的几分钟里,自己的丈夫被杀害了。在《角斗士》(Gladiator,2000)中,国王马库斯?奥利利乌斯的银发被一条紫色头巾覆盖,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部队消灭了野蛮人。此刻的他,看起来就像是死神的化身。然而,再过半小时,他在影片中也将死去。

  紫色所象征的死亡,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死亡。它象征的不单是某人的死亡,有时也是某种事物的死亡。这种事物可能是爱、青春、梦想,或者幻想。《青春年少》(Rushmore,1998)中的淘气男生麦克斯?费舍通过梯子爬上了他的女老师的紫色卧室,却发现他永远都不可能和她睡觉。在《大开眼戒》(EyesWideShut,1999)中,一个年轻的妓女穿着紫色的衣服,后她没有和汤姆?克鲁斯上床,观众还发现她身上携带艾滋病毒。

  而在《芝加哥》(Chicago,2002)中,紫色的光线持续地闪耀着。在它的照耀下,谋杀行为成了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歌舞娱乐。

  【书摘之二】肖申克的救赎

  犬儒主义的故事叙述人与负隅顽抗的主人公

  当一辆载满新囚犯的大巴车抵达肖申克监狱时,镜头摇到了囚车上方堡垒一般的建筑上。我们看到一群人正在向大巴车靠近,就像一队以慢动作行进的蚁军。肖申克监狱的“欢迎仪式”也就此开始,老囚犯挑逗威胁新来的人,吓唬他们,并打赌哪个新人会先崩溃。瑞德(摩根?弗里曼饰)认为安迪?杜弗内(蒂姆?罗宾斯饰)会先崩溃,他是个银行家,声称自己并没有杀死妻子和她的情夫。这一刻标志着二人之间友谊的开始,在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中,这是瑞德次看错安迪。安迪并没有崩溃,事实上,安迪不声不响地逐渐成为一场人性革命的主人公。

  瑞德是肖申克监狱的观察者,同时也是连接观众与故事的叙述人。在这里,似乎就连空气都带着一丝浅浅的灰蓝色,自从大巴车来到这里的那一刻起,监狱中的所有人就都被蓝色包围着。反讽的是,大巴车是白色的,这是代表天真无辜的颜色,瑞德告诉我们,肖申克监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无辜”的。在这部电影中,色彩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观众,但观众却几乎意识不到。

  当新来的囚犯在拱廊下依次登记入狱,然后步入一片天花板低矮的集合区域时,你能感受到那片不可穿透的石墙的厚重感。光线透过高悬在墙上的微小栅栏窗,勾勒出狱中囚犯的轮廓。这些囚犯被链子拴在一起,他们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在石制地板上用自己的身体投下栅栏一般的图案。对于一部将救赎作为终极主题的电影来说,以这样的视觉形式开启整部影片,着实相当精彩。

  在整部电影中,所有囚犯都在与自己心中的“牢笼”斗争。有些人胜利了,有些人却输给了自己。

  梵高也许会画出与这场戏类似的场景。事实上,石墙、石板地面、蓝色的囚服和灰蓝色的氛围,都能让人联想到梵高在1890年完成的作品《绕圈的囚犯(临摹朵瑞)》。这部电影的布光方式如此精致,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对我们产生了影响,正是灰蓝色,强调了弥漫在整个故事中的忧郁感。监狱是一个忧伤的地方,所以安迪在囚犯中点燃的希望就显得更为突出,它与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安迪的善举,往往伴随着暖色光线的出现。他建立了监狱图书馆,为狱警填报税务申报单,以此来为囚犯们换取啤酒。一天,他把自己锁在一间办公室中,用广播为整所监狱播放了一出歌剧。监狱中的所有人都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全神贯注地聆听歌剧,当摄影机摇过这些站在阳光下的囚犯时,我们从他们的脸上真切地看到他们充满人性的一面。瑞德的形容为贴切:“这就像一只美丽的鸟儿,扑扇翅膀来到我们的灰色囚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肖申克监狱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自由。”

  这部电影让摄影师罗杰?迪金斯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他向我解释了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色彩选择。我觉得,将灰蓝色作为《肖申克的救赎》一片的主色调,实在是再合理不过的选择。我想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蒂姆?罗宾斯饰演的角色安迪的内心感受。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自然主义的手法,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阴暗的室内场景与监狱外的光线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它带给人们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种感觉源自现实,却同时也是一种被强化了的现实。你可以注意到,在图书馆的段落中,我稍微改变了色彩的构成,在歌剧场景中我也这样做了,因为那是充满希望的一刻。但是在电影的绝大多数时刻,我想传递的是这所监狱的全能至上感,它使个体的人性变得萎缩。同时,我也想传递出一种时间无边无际的感觉,本应不同的每一天渐渐混为一谈,无法给人带来任何宽慰——这是一种单调而幽闭的感觉。

  然而,在典狱长诺顿残酷贪婪的管理下,肖申克监狱充斥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暴行。诺顿杀人,欺骗,说谎,威胁他人,他是恶霸中的恶霸。因为他的绝大多数恶行都发生在冷酷的灰蓝色光线下,他漠然残酷的特性被烘托得更加突出。欺凌他人是一种富有侵略性的行为,本应用红色来映衬,而不是蓝色。然而此处之所以如此处理,正是因为诺顿的残酷是毫无感情的。在整部电影中,观众从始至终都被灰蓝色所包围,而我和学生的研究表明,蓝色能够让人们产生无助的感觉。当我们看到发生在蓝色环境下的恶行时,我们就会与无助的受害者产生同样的感觉,这很重要。蓝色不仅表现了囚犯的生活,也把观众放置在特定的心理位置上,让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这种处理方式丰富了我们的观影体验。

  一天,在院子里,安迪对瑞德提起芝华塔尼欧岛。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岛,位于墨西哥临近太平洋的海岸上,墨西哥人将它称作“没有回忆的地方”。安迪说:“那就是我想要度过余生的地方……我要在海滩上开一家小旅馆……修好一艘老船,然后用它带游客去钓鱼。”对安迪来说,生活可以归结为简单的两种选择:“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当他起身时,他的身后出现一片湛蓝的天空,阳光洒满院子。

  安迪让瑞德寻找特定的一片干草地、一座石墙和一棵橡树,并告诉他会在那里为他埋些东西。瑞德答应,只要能出狱,他就去找那个地方。不久之后,安迪便完成了监狱电影富创意的一次越狱行动。

  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牢狱生活后,瑞德终于被假释出狱。监狱外的生活让他措手不及,他无比孤独,甚至想要违反假释规定,回到肖申克监狱。在一个动人的场景中,有一个极其神似爱德华?霍珀画作的镜头:瑞德无精打采地坐在一把扶手椅上,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束冷光穿过被窗帘掩蔽的窗户,投进房间,但瑞德却根本没有留意到这束光。他的眼神低垂着,看到的只是自己心中的牢笼。他的身上笼罩着深深的阴影,你能够感受到他灵魂的沉重。

  不可避免地,瑞德想起他对安迪的承诺,他来到临近干草地和石墙的那棵橡树下。这时,秋日丰富的暖色标志着瑞德生命的转折点。随着他找到秘密所在,镜头顺着他的身体向上摇升,画面中出现蓬松的白云和蔚蓝的天空。我们看到一封信,上面写着:“有希望是一件好事……我希望这封信能找到你,一个健康快乐的你。”信上没有署名。

  没有回忆的颜色

  镜头随即移到一片广阔的绿蓝色上面,这就是墨西哥人口中的那个“没有回忆的地方”。

  ……



原文赏析:

如果一个人穿上了紫色,那么他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红色,会让你心跳加速吗?

  黄色,会让你心生戒备,还是回想起温暖的记忆?

  为什么一想到蓝色,我们总会感到忧伤,可橙色却让人感到亲切愉快?

  为什么我们总想坐在绿色的草坪上,却对绿色液体敬而远之?

  紫色,真的预示死亡吗?

  像麦基的故事课一样,

  贝兰托尼的电影色彩课,

  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欣赏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浪漫关系。

  别再单纯用眼睛观看色彩!

  与贝兰托尼一起,全身心地感受色彩,

  在斑斓的世界中,读懂电影,读懂自己。


媒体评论

  帕蒂·贝兰托尼的《不懂色彩不看电影》一书,用极富娱乐性的方式探讨了色彩世界及其带给人们的情感效应。通过细致分析一系列经典电影,探讨它们如何用颜色定义片中人物并推动剧情,贝兰托尼鲜活而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观众在观看色彩丰富的电影时,表现出怎样不同的回应。

  贝兰托尼温柔而坚定地引导我们走向我们曾忽视的地方。对于试图用色彩来建立概念或塑造环境的读者来说,本书充满了启示。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再也不能将色彩的世界视为理所当然。

  ——罗伯特·博伊尔,电影制作设计师,四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电影作品包括《西北偏北》《群鸟》《龙凤斗智》《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等

  这本书有着奇妙的创意,令人印象深刻!帕蒂的书展现出色彩在揭示人物与故事时所体现出的重要性。

  ——亨利·巴姆斯泰德,电影制作设计师,两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电影作品包括《杀死一只知更鸟》《骗中骗》《不可饶恕》《神秘河》等

  我们用眼睛观看色彩,而帕蒂·贝兰托尼则全身心地感受色彩。她在研究观众对电影中色彩的情感反应时充满热情。这本书督促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电影,并帮助我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它们。这本书具有开拓性意义,对学习电影摄影及制作设计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是宝贵的财富。

  ——朱迪·艾罗拉,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员,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电影摄影系主任

  贝兰托尼在书中引用了权威的案例,并极具自信地进行了论证。她所提出的关于电影色彩的概念极具突破性,就像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课一样。

  在仔细审视贝兰托尼列举的诸多案例之后,我们发现,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往往并不是有趣的巧合,而是有意识的艺术选择,它们在电影语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拥有特定的意义。

  一些时候,电影中的色彩选择是无意识的,十分简单;而更多时候,电影中的色彩是由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在这两种情况中,电影色彩的选择都要依赖于电影人的本能与智识,这是撑起艺术的支柱。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读完它,人们将会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电影。

  ——萨姆·L.格罗格,美国电影学院主任

  色彩一直是电影人所拥有的宝贵财富。数码工具的出现,在近三年里拓宽了人们对色彩的选择范围,而帕蒂·贝兰托尼的书,能让电影人看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可能性。

  ——罗伯特·霍夫曼,特艺集团营销部副总裁

  帕蒂·贝兰托尼让我们看清了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她的书对于电影从业者、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医师,以及所有想要更深入理解视觉体验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朱迪斯·瑟尔,《文学的九型人格:透彻分析文学人物》作者

  这本书出色地探究了色彩怎样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情感认知。帕蒂主要讨论了电影中的色彩效应,然而这本书对所有视觉艺术创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拉尔夫·弗尼切罗,大布景设计师,曾获托尼奖提名,现任职于圣迭戈州立学

  帕蒂在解析色彩与色彩在电影中的表现方式时,表现得极其出色。她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大脑理解视觉艺术的方式,以及电影触动人们的方式。她提出的这些概念,让我们在利用数码媒介进行电影创作时受益匪浅!

  ——贝弗利·伍德·霍尔特,Deluxe洗印公司技术与客户公关部执行副主席

  绝妙!这本书让我们对喜爱的电影有了全新的观察方式。它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并欣赏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浪漫关系。这就好比,在五十岁时,你欣赏一幅维梅尔的画作,必然会与你在二十岁时欣赏它有不同的观感。对于观看者来说,其观感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深入。

  ——朱迪·艾罗拉,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电影摄影系主任


前言

  本书缘起

  本书的起源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当时我在纽约视觉艺术学校任教。我观察到,在设计班的作业中,学生们做出了一些随意的色彩选择。为了研究色彩在概念上的种种可能性,以指导学生该怎样对色彩做出选择,我让他们在下次上课时带来在他们看来是“红色”的东西。除此之外,我没有做出任何指示,也没有就此进行更多讨论。

  之后在我们约定的那节课上,学生穿着红色的衣服来到课堂,同时,不出我所料,他们也带来了这样一些物品:红色油漆色彩样片、红色色卡、红色包装纸和红色织物。他们甚至用红色灯光笼罩了整个教室。然而,课堂上也出现了我未曾预料到的东西:辣椒、使皮肤出现灼热感的肌肉涂膏、安装着警铃和警示灯的玩具消防车、火辣的肉桂球,以及摇滚歌曲CD。所有人那天在课堂上的经历,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关于人们如何看待色彩的认识。

  就在那天,我们渐渐意识到,课堂上正在出现“红色”的行为。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大口吞食着洋葱番茄辣酱,大声讲话,并放大音量听摇滚乐。其中,男生们尤其兴奋,他们汗流浃背,骚动不止。(在一年后的“红色之日”中,我甚至不得不出面叫停了两个男生之间的尖叫比赛,而他们平时是很好的朋友。)在这个红色环境中待了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已经准备逃离教室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全体同学都同意下周在课堂上用另一种颜色再做一次实验。这一次,他们选的是蓝色。

  关于这一实验的消息在学校中不胫而走,其他班级的学生也请求参与到实验中。后,大约二十五人组成的学生团体被分成七个小组。我们设定的规则是:在实验日之前,每个小组要对他们就那个色彩所提出的概念和做出的决定保密。

  “蓝色之日”让我们确信此实验是有价值的。在这次课上,学生们带来的东西与上次完全不同。他们带来了浅蓝色的大枕头、冰凉的薄荷,以及新世纪音乐。几分钟过后,这些上周还喧闹狂躁的学生停止了交谈,靠在座椅上,变得倦怠甚至低落。一种平静的感觉弥漫整间教室。与上次他们急着要跑出教室不同,这一次,他们根本不愿移动半步。显然,课堂上发生的事情需要被进一步研究。

  在之后的一年中,我把色彩实验并入我的课程安排,并详细完善了实验计划。在这个学年的每次实验中,全班同学会围绕着某种颜色营造出一个环境,以便研究这种颜色与人的五种感觉之间的关联。学生们被分成四组,每组由四至五人组成。我建议在实验日之前,每组成员都不要把本组的实验方案透露出去。在实验任务变得更加明确之后,大家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具有启迪效果。当学生们开始探究某种颜色的声音、味道、气味、质地……当然还有它的“形象”时,他们发现,闻起来、触摸起来或是尝起来像是某种颜色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某种颜色的(比如,草莓尝起来并不“红”)。因此,学生在探究某种色彩的气味、触感或味道时,会相互蒙住对方的眼睛。尽管他们身处的环境充斥着那种颜色,可他们在被蒙住眼睛的几分钟里无法看到自己正在嗅闻、触摸或是品尝的东西,这让他们对自己的感官反应有了更强烈的自觉。这也让他们摆脱了视觉的束缚,寻求发掘除视觉之外的感觉联系,终更深刻地理解这种颜色对感知的影响。比如说,在提起红色的“味道”时,学生们想到的是白色的大蒜而不是红色的草莓,这就说明在浮于表面的观察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更多东西。例如,人们一直认为肉桂的味道是“红”的,但肉桂杆在自然状态下是棕色的。即便如此,被人称作“红辣糖”的肉桂味糖果却仍被制造者人工地涂上了红色。与此相类似,被人工上色的薄荷味糖果和止咳药片常常是蓝色的,这似乎是因为薄荷的味道很“蓝”。这些产品营销人员曾经探索过的事情,似乎正是我们的实验所要验证的事情。

  在这之后的二十五年间,解决色彩问题的方案和模式渐渐在我们面前浮现。每次红色实验中,几乎总是少不了墨西哥胡椒的味道、辣酱的气味、肌肉涂膏带来的发烫的感觉、玩具枪的响声,以及玩具子弹落地时刺耳的噪音。在这些实验中,我听到的“红”的声音,是用长鞭击打半球形铜鼓发出的响声。红色确实常常激发人们喧闹的、强迫性的、侵略性的举动。下面这段文字由我曾经的学生彼得·科尔曼所写,是他为红色实验日所写的论文作业的片段,相似的见解在每年都会出现。

  我必须声明,本人并不是一个“红色”的人。如果让我猜测的话,我会说我的性格更偏向蓝色或紫罗兰色,但绝非红色。这就让我当时强烈请求将红色作为实验对象的举动更显奇怪。当我游说别人选择红色的时候,我的声音变大了,我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富侵略性。简而言之,和平日的自己相比,我变得更夸张,更像个卡通角色,也更讨人厌。我向同学们提出要痛击那些选择了其他颜色的“落水狗”,并且质疑他们“够不够胆”挑选红色。确实,在选择红色时,我表现出的勇气出乎我的意料。

  紧接着,科尔曼描述了红色实验日给他带来的感受:

  在“红色之日”那天,我们着魔一般的怪异举动介于色情与荒唐之间。红色主动向你发起攻击,它扑面而来。红色的特性似乎控制了实验小组的每一位成员,从实验参与者的反应中,我感受到了肾上腺素的能量……整间教室都笼罩在狂热之中,而我猜自己只是被这种氛围淹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单纯的实验逐渐演变成对色彩力量的揭示,这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或者可以说,我们曾忽视了它。我将在下文中提到的“蓝色之日”的无精打采和“紫色之日”的超然氛围,更强化了我的认识,即色彩影响着我们的选择、看法和情感状态。我们欢欣、愤怒、平静或焦虑不安,这些感受会被环境中的色彩所强化或抑制,而电影导演则可以强有力地利用好这个原理。


书籍介绍

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红色,会让你心跳加速吗?

黄色,会让你心生戒备,还是回想起温暖的记忆?

为什么一想到蓝色,我们总会感到忧伤,可橙色却让人感到亲切愉快?

为什么我们总想坐在绿色的草坪上,却对绿色液体敬而远之?

紫色,真的预示死亡吗?

★★★★★

像麦基的故事课一样,

贝兰托尼的电影色彩课,

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欣赏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浪漫关系。

★★★★★

别再单纯用眼睛观看色彩!

与贝兰托尼一起,全身心地感受色彩,

在斑斓的世界中,读懂电影,读懂自己。

★★★★★

在《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中,帕蒂•贝兰托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向读者展示了色彩的强大力量。她以60多部经典电影为例,极富趣味地探讨了色彩世界带给人们的情感效应。她唤起人们注意身边的色彩,阐释了不同色彩怎样影响人们的感觉、行为和反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觉化叙事中的力量。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教会电影从业者选择正确的色彩;帮助电影爱好者明白为什么他们看到某种色彩出现在电影中时,会产生欢欣、愤怒、平静或焦虑不安等感受;帮助影迷们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理解电影制作者想要通过电影色彩传达的意义,并带领读者体会色彩之于生活的力量。

这是一本电影制从业者、电影专业学生和电影爱好者的必读书。同时,对于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医生,以及所有想要深入理解视觉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无价之宝。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630+)
  • 无颠倒(448+)
  • 好评(240+)
  • txt(358+)
  • 差评少(507+)
  • 经典(423+)
  • 四星好评(525+)
  • 中评多(354+)
  • 藏书馆(546+)
  • 强烈推荐(538+)
  • 内容齐全(90+)
  • 赞(574+)
  • 博大精深(441+)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5-01-17 13:13:3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芮***枫: ( 2025-01-09 00:56:4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沈***松: ( 2025-01-07 22:47:54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曾***玉: ( 2024-12-23 14:06:5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石***烟: ( 2024-12-31 04:21:54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堵***格: ( 2024-12-24 07:56:01 )

    OK,还可以

  • 网友 国***芳: ( 2025-01-08 03:06:40 )

    五星好评

  • 网友 国***舒: ( 2025-01-08 02:01:4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印***文: ( 2025-01-15 23:46:46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索***宸: ( 2024-12-20 01:59:3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通***蕊: ( 2025-01-17 16:35:5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