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关系的嬗变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关系的嬗变精美图片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关系的嬗变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关系的嬗变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908255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9
  • 页数:236
  • 价格:21.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异形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18:14:25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学概念“电子媒介人”,是一部见解独创的学术著作。在媒介化社会的宏观视野下,作者从人与媒介的关系史、媒介化社会中电子人的崛起,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困境及电子媒介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做了深入剖析。


书籍目录:

1前言

11章传播学基本假设及人与媒介关系的早期历史

 12节传播的生物进化意义

   传播人假说—传播与大爆炸—传播学的新视野—传播冲动论—传播的综合研究与“大传播学”

 23第二节传播的社会整合作用

   传播是人的本能—人类传播的媒介因素—作为文化的传播

 31第三节传播革命及人与媒介的分化

   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与文字的发明—媒介的善用和滥用—第三次传播革命与资本主义的诞生

 37第四节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功能异化

  

大众传播与拟态环境—传播功能的分化、强化和异化—大众传播创造公众或者传播者沦为受众—传播焦虑与精神疾患

46第二章媒介化社会的肇始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47节电子媒介的诞生

   电讯传播:第四次传播革命—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社会的媒介化与人在传播中地位的变迁

 54第二节电子空间与电子人的出现

   互动传播:第五次传播革命—电子空间与人的虚拟生存

 61第三节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电子媒介人的诞生

   电子媒介在全球范围的普及—电子媒介人的诞生—人人皆媒体的时代

 67第四节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自媒体传播的相对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的竞争与合作—传统媒体的角色迷失与新媒体的把关人困境—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81

第三章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

 82节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重构

   电子媒介人成为新的认识主体—电子媒介人成为新的实践主体

 91第二节电子媒介人的政治经济影响

   电子媒介人与商议民主—电子媒介人的政治参与与透明政府—电子媒介人与礼物经济

 102第三节电子媒介人的传播社会学意义

  

电子媒介人成为有别于传统受众的传受合体—电子媒介人成为传播新格局的构建者—电子媒介人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课题

 111第四节电子媒介人的文化身份

   电子媒介人与表现文化—电子媒介人与游戏文化

119

第四章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

 120节电子媒介人的观念碰撞

   徘徊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如何让世界变得平坦—公共领域里的个人表达何以可能

 130第二节电子媒介人的伦理冲突

   电子媒介人传播权利与权力的失衡—电子媒介人传播权利与责任的错位—传统的传播伦理有待重新考量

 138第三节电子媒介人的人格迷失

  

电子媒介人的匿名传播与网络攻击和欺骗—电子媒介人的从众传播与乌合之众—电子媒介人的碎片传播与思维浅薄化—电子媒介人的信息焦虑与网络沉迷

 152第四节电子媒介人的文化矛盾

  

对文化的恶搞与恶搞的文化—电子媒介人的围观政治与看客心态—电子媒介人的文化选择与认知困境—电子媒介人的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165

第五章电子媒介人与未来社会

 166节媒介化社会个体发展的新机遇

  

从人与媒介的分化到传播主体的回归—不仅是物质交往的主体,也是精神交往的主体—电子媒介人突破时空局限的遍历与遥在—从虚实矛盾到虚实和谐

 177第二节媒介化社会人际互动的新模式

   从狭隘交往到普遍交往—从现实交往到虚拟交往—从单向的交往到多向交往

 183第三节媒介化社会组织关系的新格局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个人与组织关系的新变化

 191第四节媒介化社会人类社会的新边疆

   超乎“想象的共同体”—现实中的“黑客帝国”—领网主权与网络外交—电子边疆与虚拟艺术

203结语媒介化社会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13主要参考文献

234后记

 


作者介绍:

夏德元,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社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编审,博士。著有:《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报告》2009(副主编)、《格言演义》、《读者有其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序言:

  “媒介化社会”是学者们近几年重点关注的课题。作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主任,我深感遗憾的是国内外都缺少对“媒介化社会”深入研究的成果。为此,本基地前几年同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合作,曾以媒介化社会研究为主题,遍邀大陆香港两地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夏德元进复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十分刻苦用功,又执著于新媒体研究,所以师生很快就决定选择以媒介与社会关系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他围绕这个主题先后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本博士论文接受答辩时,得到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许多教授的好评。以博士论文的两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于《学术月刊》,并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顾不得歇息,马不停蹄地投入论文修改与补充,仅过了两个月,又把博士学位论文的修订本交到我手里,嘱我作序,争取尽快付梓出版,这就是各位看到的这本《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

  读夏德元的论文,同他平日的学术交谈,给我深的印象是他学术上的敏锐,分析问题的深刻,以及对于学术原创性的追求,此外就是学习的刻苦与笔头的勤快。每每读他的论文,总有一种感觉,一股股新意迎面扑来。且以这篇博士论文修改稿为例略作分析,以印证我的感受。

  夏德元首先说明以往的传播社会学与媒介环境学研究,虽然侧重对大众传媒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但偏于对传播效果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讨论,功利色彩的研究取向十分明显,研究者往往站在极其庞大的大众传播机器的立场上,把人作为受媒介影响和被动适应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对象来讨论,几乎无视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对媒介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运用。夏德元对这种研究取向进行了深刻的批评。

  接着,他强调了这样的看法:人是传播的动物,也是善于使用媒介的行为主体。起初,人同媒介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与沟通,但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人与媒介的关系也发生分离。一部分人垄断了媒介,垄断了传播权。由于大众传媒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细化,媒介的社会作用日益明显。电子媒介产生之后,媒介化社会雏形初具。电子媒介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观念,也对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网络出现之后,使人类从传播学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媒介化社会。这个社会所构筑的虚拟现实无时不在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传媒与社会生活的深层互动日益彰显,昔日大众传媒的受众逐渐嬗变为作为传受合体的“电子媒介人”,并且正在试图通过与昔日强大无比的大众传播机器的平等对话,进而有望成为新的传播主体。换言之,“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可能成为现实。过去由大众传播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统治阶层、强权国家和跨国利益集团对媒介实施控制的难度在加大,人类有希望进入一个真正自由传播的新时代。

  夏德元指出在迎接这个新时代到来的过程中,电子媒介人也遇到了许多困惑、矛盾和冲突。它们就是,在代际意义上,电子媒介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与他们的父辈大异其趣;在“想象的共同体”层面,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因整体上向电子媒介人转变的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其文化观念也有一定隔阂;在文化认同上,因为互联网交往的全球性和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不同民族国家的电子媒介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可能高于本民族国家内的代际认同,这可能带来电子媒介人的角色错位和心理失衡;电子媒介人的蜕变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生长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格的偏差与扭曲,比如网络依赖和电子沉迷等。

  在剖析这些困惑矛盾的同时,夏德元又指出,全球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为不同民族国家个体参与世界史的创造和多姿多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传播权利与义务分离的状态将得到进一步改观。电子媒介人克服了诸多现实困惑之后,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接着,他从全球范围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自由自主自律的传播的开展、“让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理想的实现、全球社会治理而达到和谐共生、无为而治的境界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分析。他后的结论是:所有这些变化,无不对现行社会体制和文化观念提出了挑战,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外交关系等带来新的机遇,向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亟待研究的新课题;电子媒介人在全球范围的崛起及其传播主体性的回归,为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夏德元通过他的博士论文,为我们描绘了由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导致世界正在发生的改变。他从总体上向我们预示了新闻传播产业和新闻传播学理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他的分析与发现值得我们重视并引起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讨论。我相信在此基础上他一定不会中途停顿,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在已有研究成绩的起点上,向人们提供更多更新的成果。

  这是作为导师的希望,也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已获得博士学位年轻学者的要求。是为序。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该书从传播学的基本假设入手,提出“传播人”假说,认为每个人都是传播人,亦即媒介人。而到了电子时代,人就逐步嬗变为电子媒介人。作者首次给出了“电子媒介人”的定义:所谓电子媒介人,即是指生活于媒介化社会,拥有各种电子媒介,具备随时发布和接受电子信息便利,成为媒介化社会电子网络节点和信息传播主体的人。

作者认为,在历史上,人与媒介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混沌统一到初步分离到高度分化再到主体回归的过程,目前已经出现在更高水平上的高度统一的发展趋势。而现在,几乎与世界同步,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可以用“媒介化”来命名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全面媒介化的进程中,作为维系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以及“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民主与教育》,1915

)的传播活动及其组织形式、运行规则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带来许多革命性的后果,整体上改变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格局,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外交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人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变化是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值得特别加以研究。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种种迹象表明,几乎与世界同步,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可以用“媒介化”来命名的社会。童兵教授指出:“信息全球化引领世界进入了数字化传播新阶段。铺天盖地的报纸杂志,无处不在的广播电视节目,琳琅满目的书籍市场,精彩纷呈的电影银幕,令人神往的网络天地,快速便捷的手机短信,当代人生活在由数不尽的媒介织成的社会。媒介及赖其进行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类须臾难离的中介,成为当代人类交往的基本形态,成为社会的总体表达形式。数字化生存,媒介化社会,是信息社会重要的特征。”童兵:《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期。

  在这样一个社会全面媒介化的进程中,作为维系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以及“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语)的传播活动及其组织形式、运行规则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带来许多革命性的后果,整体上改变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格局,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外交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人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变化是引起上述变化的重要因素,值得特别加以研究。

  在历史上,人与媒介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无法借助任何媒介,人只能作为媒介本身来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那是人类史前的自媒体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依赖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之间通过媒介进行交往,人类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社会分化为阶层,人与媒介的关系也发生分离。一部分人垄断了媒介,垄断了传播权。传播的权利与义务开始失衡。大众传媒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步发生,媒介的社会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媒介化社会雏形初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世界的观念,也对人类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地球村”的想象日益变为可以感知的现实。在人类传播史上,互联网的发明无疑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互联网与手机通讯一道,缔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等量齐观的虚拟空间,或称赛博空间,本书建议称“电子空间”。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传播学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媒介化社会阶段。在媒介化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无一例外地处在电子传媒覆盖之中,它所构筑的虚拟现实无时不在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传播与社会生活的深层互动日益彰显,昔日大众传媒的受众逐渐嬗变为作为传受合体的“电子媒介人”,并且正在试图通过与昔日强大无比的大众传播机器的平等对话进而有望成为新的传播主体。媒介由“人体的延伸”到分离异化,再重新回到人自身,人与媒介完全融为一体,难解难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出现自媒体,也是人类传播行为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为人类传播权利与义务的直接统一提供了新的可能。

  过去,“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当,资源分配的不公,为社会作出贡献与取得回报数额的不同,每个社会成员在媒介化社会中所消费的信息资源是不等的,甚至获取公共信息的权利与机会也有不小的差异。”

如今,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媒介人的积极参与,则有望“让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一个社会公民,在媒介化社会生活中真正成为信息沟通与交流中的主体”,唯有如此,才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毫无障碍地分享信息传递革命的每一个成果,这个媒介化社会才是真正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童兵:《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

期。。

  

  二、 研究现状

  

  国外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对有关媒介化社会传播主体生存境遇的话题早有涉及。除了麦克卢汉等人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的天才预测之外,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西方学者或发表《电子人宣言》〔美〕堂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 “A Manifesto for Cyborg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alist

Feminism in the 1980s,”Simians,Cyborgs and

Women,Routledge,1989,pp.65?107。,宣告“宁可做一个电子人而不是女神”;或推崇《数字化生存》〔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

1995。,为“后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唱赞歌:“人不再被物役,而是物为人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或惊异于《网络社会的崛起》〔美〕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1996,2000。,认为电子多媒体的空间,也正在将我们分化为“互动的”和“被互动的”两种人:前者能够参与主动创新,后者则被动地接受信息……或有感于《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Nell

Postman):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1982,1992。,哀叹“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上述研究大致从激进的、审慎乐观的和消极悲观的三种立场对媒介化社会人与媒介关系的新变化做了阐释。该领域国内翻译引进的国外代表著作有: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即《网络社会的崛起》(2003)、《认同的力量》(2006)和《千年终结》(2006),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即《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以及《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被誉为波兹曼(一译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保罗?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思想无羁》、《新新媒介》〔美〕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上述著作分别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出版。、劳伦斯?莱斯格的《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和《思想的未来》〔美〕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上述著作均由中信出版社(2004)出版。以及水越伸的《数字媒介社会》〔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

  国内关于媒介化社会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学领域,部分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新闻传播学者在媒介化社会实证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参见夏文蓉:《论当代文化的媒介化趋势》,《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李双龙、王婷婷:《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新闻大学》,2004年第6期;蔡骐、刘维红:《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今传媒》,2005年第2期;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张涛甫:《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林爱珺、张晓锋、童兵:《我国社会的媒介影响与媒介依赖》,《新闻界》,2007年第6期;朱颖、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系列报告之一:我国受众的媒介占有与接触情况》,《新闻界》,2007年第12期;张晓锋、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系列报告之二:我国受众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评价》,《新闻界》,2007年第12期;马凌:《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中国传媒报告》,2008年第2期;童兵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楚亚杰:《媒介化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及对策——复旦大学“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综述》,《新闻记者》,2009年第12期;赵瑞华:《媒介化生存与人的异化》,《新闻记者》,2010年第2期;张晓锋:《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李林:《媒介化现象探析——从盲目到自觉》,《科技传播》,2011年第1期等。。另外,国内学者近年来在网络哲学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李素霞:《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李伦:《网络传播伦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冯务中:《网络环境下的虚实和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网络政治学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网络社会学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2005;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网络传播学彭兰:《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网络文化与艺术研究黄鸣奋:《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等领域也展开了富有成果的研究。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媒介化社会新媒体传播研究的丰富资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关人与媒介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中,当下中国社会媒介化过程中人与媒介关系嬗变所出现的新现象和变化趋势,尤其值得研究。因此,本书即由此入手展开考察,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浅见,希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

  

  三、 选题的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理论上,国内外诸多领域的学者虽然对人与媒介的关系有过大量零散的论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针对媒介化社会中人与媒介关系的现实变化和发展趋势做出系统研究的著作问世,本研究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应该加以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所见的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著作,大多侧重大众传播媒介与人的关系,而且又多局限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和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这样的研究取向有非常明显的功利色彩,即站在往往是极其庞大也极其强大的大众传播机器的立场上,把人作为受媒介影响和被动适应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对象来加以讨论,几乎完全无视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尤其是具体的个人)对媒介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运用。同时,无论是激进的还是悲观的抑或审慎乐观的立场,已有研究多缺乏人与媒介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现实考量之间的逻辑联系。本研究有望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其次,在实践上,随着全社会媒介化程度越来越高,掌握着各种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电子媒介,传播技能日趋娴熟的电子媒介人数量日益增长,过去全球范围内那种几乎全部由传媒巨头掌控的传播格局逐渐被打破,个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造就了过去时代无法想象的许多传播奇观,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乃至外交关系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媒介化社会人与媒介互动关系新特点、新规律的研究,对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 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拟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对人与媒介的关系进行历史的考察,并循着传播社会学的思路,侧重研究电子媒介诞生以来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和传播在规模上的新特点,重点研究网络社会传播主体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体特征。正如鲍德里亚所揭示的:“在今天这个电子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与远近事物的关系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无所不在的电子传媒向人们呈现的已经不是现实本身(reality),而是超现实(hyperreality)。人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复制(simulated)的文化中,被各种多余的、丧失意义的符号和信息所包围,无法逃脱。”赵斌:《依旧怀念一九六八:传播媒体与反对示威》,《读书》1999年第9期。另一方面,掌握着越来越多传播技能、拥有越来越多传播机会的人们,又以各种方式反作用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并参与着媒介化社会新的传播格局的构建。本书据此首次提出了“电子媒介人”的概念,并试图分析电子媒介人生活其间的媒介化社会的诸多困境及其超越的途径,寄希望于媒介化社会中电子媒介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自觉贡献。

  全书共分五章及结语。各章具体内容如下:

  章为“传播学基本假设及人与媒介关系的早期历史”,主要考察前信息时代人与媒介关系变迁的历史概貌。本章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传播人假说”和“大传播学”的设想,主张将“传播人”作为传播学的基本假设。笔者认为,在公认的传播学诞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学者们大多纠结于传播的效果问题,似乎传播只是一种手段,就是奔着效果而来;其实,传播本身何尝不是一种目的呢?在传播手段论者眼里,既然传播只是手段,难免受工具理性支配,只要达到预设的目标,手段可以变化多端,乃至可以不择手段;在传播目的论者眼中,传播本身就是目的,传播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传播应该符合人的本性,体现人的价值,因而理应受价值理性支配。在传播手段论的词汇表里,只有受众,却没有作为传播主体的传者的影子;在传播目的论里,传播者理应成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传播手段论者眼里,传播被赋予非人的属性,因而关注的重点是传播对人——主要是群体的人的影响;在传播目的论者眼里,传播是人的禀赋,因而重点应关注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贯穿全书的研究视角,即在对传播中人与媒介关系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电子媒介诞生以来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对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尤其是个人在传播史上的角色进行重构,希望获得某些新的发现。该章节从传播研究的基本假设入手,考察了传播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第二节则主要考察传播在维系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第三节主要考察人与媒介分化的早期历史;第四节考察社会分工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及其传播社会学后果。

    

第二章为“媒介化社会的肇始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主要论述电子媒介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媒介化进程和电子媒介人的崛起过程及在传播学上的特殊意义。本章的亮点在于“电子媒介人”概念的确立和对“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平等对话的阐释。印刷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大众媒介的普及,全面改变了社会景观。报纸、书籍和杂志作为新的大众媒介,不仅消除了人们相互隔绝的障碍,影响到社区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且推进了社会的组织和功能的重大变化,甚至永久地改变了那些使用者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结构。电子媒介诞生后,大众传播更是对社会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传播时代以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可以用“媒介化”来命名的社会,即媒介化社会。当然,纵观人类发展史,社会的媒介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人是传播的动物,人的传播是借助媒介的传播,媒介的进步伴随并标识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可以说,人类社会从来就是媒介化的。只不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媒介化的程度还比较低而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后,人类社会媒介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到了电子传播时代,整个世界都因电子媒介而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地球村”,这时,才可以说,全人类开始进入了媒介化社会的新阶段。媒介化社会又可称为“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互联网接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每个公民都有成为电子媒介人的可能,大众传媒对民众的控制逐渐让位于电子媒介人与传媒机构的平等对话,人类整体上则由被动的受众而逐渐蜕变为积极的信息传播者、自觉的知识共享者和自主的公共事务参与者。互联网开启了我们这个星球崭新的未来。该章节为电子媒介的诞生,第二节为电子空间与电子人的出现,第三节为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电子媒介人的诞生,第四节为电子媒介人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第三章为“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围绕电子媒介人在传播发展史中的地位和特殊境遇展开论述。本章亮点是对电子媒介人主体地位的考察、“传育”概念的提出和“礼物经济”以及“游戏人”理论的引入。人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正因为人的含义实在过于丰富,所以必须用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考察。在哲学意义上,人是宇宙的观察者,是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者,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伦理学意义上,人是道德实践者和评判者;在美学意义上,人是审美主体,也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在经济学意义上,人是自私而理性的决策者;在政治学意义上,人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行动者;在社会学意义上,人是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缔造者……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种群,更是复杂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既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又是处在不断变迁过程之中的,所以,人的含义也随之发生变迁。在传播学视野里,人是传播人,因为人是所有生物中善于运用媒介的物种,所以,人才在传播学意义上区别于其他生物;从这个意义上,人也可以称为媒介人。只不过,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细化,人的传播属性也发生异化;社会分化为阶层,不同阶层人们的传播权利也产生差异,发生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垄断了传播权,另一部分人基本丧失了传播权。随着大众媒介的兴起,参与传播的人群逐渐扩大,普通大众的媒介接近权也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统治阶层、强权国家和跨国利益集团对媒介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热情也空前提高。传播在全球规模上出现更大的分化。但是,随着社会媒介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尤其是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来,人由一般意义上的媒介人,逐渐蜕变为“电子媒介人”;电子媒介人数量的与日俱增,已经从总体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播格局。建基于Web2.0技术基础上的多种自媒体的兴起,使“人人皆媒体”成为可能和现实;过去由大众传播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统治阶层、强权国家和跨国利益集团对媒体实施控制的难度加大;人类有希望进入一个自由传播的新时代。该章节从存在论意义上寻求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重构;第二节从实践论层次探讨电子媒介人的政治经济影响;第三节从传播社会学视角检视电子媒介人的传播地位;第四节从文化角度考察电子媒介人的身份之谜。

  第四章为“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围绕电子媒介人面临的生存挑战展开论述。本章的亮点是对电子媒介人人格迷失和文化冲突的论述。传播是人的本能,就像其他本能一样,传播既是一种天赋的权力,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为人不是自然状态下的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所以,其传播行为必然是受控的传播。与前辈相比,电子媒介人在传播自由上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也遇到了多重困惑、矛盾或冲突。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总体上必将全体蜕变为电子媒介人,但是在现阶段,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人还是人类全体中的一部分。作为掌握着传播新技术、缔造着或接受了网络虚拟文化或称电子文化的新人类,在目前这个新老交替、新旧文化、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时代,必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扰。在代际意义上,电子媒介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与他们的父辈大异其趣;在“想象的共同体”层面,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因整体上向电子媒介人转变的速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文化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隔阂;在文化认同上,因为互联网交往的全球性和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不同民族国家的电子媒介人之间的差异,反而小于与本民族国家人们之间的差异,换言之,电子媒介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可能高于本民族国家内的代际认同,这可能带来电子媒介人的角色错位和心理失衡;电子媒介人的蜕变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生长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格的偏差和扭曲,比如网络依赖和电子沉迷等,这些也成为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该章节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对电子媒介人的观念碰撞进行审视;第二节从道德实践层面考察电子媒介人所面临的伦理冲突;第三节解析电子媒介人的人格迷失;第四节透视电子媒介人所遭遇的文化矛盾。

  第五章为“电子媒介人与未来社会”,围绕社会媒介化的发展趋势和电子媒介人的现实表现,对未来和谐媒介化社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提出若干展望和政策建议。本章亮点是对互联网广泛普及、电子媒介人呈全球汇流、网民共同体日渐成形的大趋势下国际关系新格局的论述。全球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个体参与世界史的创造和多姿多彩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机遇,传播的权利和义务分离的状态将得到进一步改观,电子媒介人在克服了诸多现实困境之后,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媒介人的成长,也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对消除种族隔阂和文化歧见产生积极的作用。电子媒介人的自由自主自律的传播,还为媒介化社会的新型组织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助力;互联网,尤其是方兴未艾的社会化媒体,可以实现“让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的理想,使全球社会的治理,达到和谐共生、无为而治的境界。社会的媒介化,电子媒介人的崛起,打破了过去几千年来形成的地域疆界,“电子边疆”渐露端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空前拓展,在宇宙尺度上,一直可以延伸到系外行星,在微观尺度上,则可深入到细胞、分子,乃至基因内部。所有这些变化,无不对现行社会体制和文化观念提出了挑战,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外交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亟待研究的课题。该章节从个人发展角度,论述媒介化社会所带来的新机遇;第二节从全球范围内人际互动的新模式、新趋势出发,探讨文化交融的可能性;第三节就媒介化社会组织关系的新格局构建进行讨论;第四节围绕电子媒介在物理空间、思维空间和文化理念上对人类社会疆域的新拓展展开合理想象。

  结语部分对全书的主题进行提炼和总结,讨论人与媒介的新型关系在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过程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媒介化社会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并对电子媒介人的全面成熟和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崛起寄予希望。

  本书主要采用传播社会学、媒介环境学和现象学方法展开研究,因为本书所考察的对象是处在急剧变化之中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一一罗列显然不可能,举例说明又难免会有挂一漏万之嫌,因此,本书的许多研究结论虽然来自对现象的考察,却又力求做到不拘泥于现象,这样做,使行文更简洁,观点更明了。不当和不足之处,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书籍介绍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讲述了:◎大众传播媒介过去为传播学者所赞叹的,正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批判和超越的。大众传媒在过去曾经造福于民众的地方同时也参与压迫和剥夺了民众不说,其最应该被批判和超越的,是它在强化了国家机器的传播机能的同时,削弱乃至完全剥夺了民众的传播权。传播机构成为异化的统治者,而民众则由平等的传播者,而沦为需要被关照的受众。这种关照除了教化之外,也包括作为研究和算计的对象,直至成为需要严加防备的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自己身边的数字鸿沟另一边的人相比,一国的网民对异国他乡的网民也许更有认同感。因为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所有加入某一网络虚拟社区的电子媒介人之间,都有一种同伴和朋友的感觉,而身边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趣味不合的非电子媒介人,则被视为异己。◎在这个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传播环境和虚拟实在技术,让任何人都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内容的传播。人们第一次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以多重身份,几乎同时参与几乎所有需要的交流。◎正如推特的英文原意——Twtter所示,人们上微博,并不是要达成什么经过慎思的理性目标,而是仅仅想跟小鸟一样啾啾叫几声而已。虽然并不排斥少数天才人物正是合理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冲动而达成了某些经济目标,譬如脸谱、推特等网站的创始人正是因为提供了这样的服务而成为了亿万富翁,但是,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正是顺应了人类的传播天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474+)
  • 赞(74+)
  • 傻瓜式服务(95+)
  • 愉快的找书体验(553+)
  • 在线转格式(515+)
  • 购买多(360+)
  • 体验好(568+)
  • 内容完整(597+)
  • 差评(232+)
  • 快捷(544+)
  • 博大精深(487+)
  • 书籍完整(379+)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5-01-15 10:25:5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步***青: ( 2025-01-11 15:49:53 )

    。。。。。好

  • 网友 丁***菱: ( 2025-01-07 08:45:5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方***旋: ( 2025-01-17 22:56:1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宓***莉: ( 2025-01-16 08:03:3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龚***湄: ( 2025-01-10 04:29:37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宫***凡: ( 2025-01-07 13:10:4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马***偲: ( 2024-12-29 15:02:17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谢***灵: ( 2024-12-26 05:39:56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辛***玮: ( 2025-01-13 02:01:5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相***儿: ( 2025-01-12 03:12:22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隗***杉: ( 2025-01-13 22:13:3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