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天地 -历史的温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8 18:04:40

历史的温度 网盘下载 pdf 免费 2025 在线 epub 电子版

历史的温度精美图片
》历史的温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历史的温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67849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1.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2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18:04:40

寄语:

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冷冰冰的历史中,其实饱含温度。那些或名垂青史或默默无闻的人,都在张玮的文章里面现出一张张面孔,你会看到他们闪光的一面,进而让自己受到鼓舞或激励。

张玮说的历史,亦正亦邪。正是指其整体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人物事件不管历史评价如何,你总能读出正能量。而邪,是有趣,风趣的文字将原本或许枯燥的历史,变得津津有味、活色生香。一些冷冰冰、生人勿近的历史故事,像在微波炉里转过,带上了温度,暖暖的,想一起分享。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严锋

自序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 

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  

爱迪生的侧面  

女生的美貌与智慧,真的能够并存吗    

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    

做一个“新时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来换?     

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     

民国个享受国葬的人    

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    

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    

“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    

“戴老板”之死     

“暗杀大王”的终宿命    

“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     

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     

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    

珍妃为什么必须死     

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

怎样一种体验?     

逸闻篇  往事并不如烟

45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再回月球?    

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     

“世纪之骗”背后的兴奋剂黑历史     

黑暗的一届奥运会     

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    

“让球”阴影下的“小山智丽事件”     

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    

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二战”期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批日本人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    

这群四川人,不该被遗忘     

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     

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    

血战台儿庄     

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后记     

附录  读者评论    


作者介绍:

张玮(网名馒头大/ 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先后获得亚马逊中国 “2017年度新锐作家”、第六届“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等奖项,作品也获得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生“Z喜欢阅读的十大图书”等奖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自序

2016年7月1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叫《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杨贵妃自缢》。

“馒头说”这个微信公众号,其实我很早就注册了,当初注册的目的,是用来发一些随笔和感想,一直有一搭没一搭地更新着,直到有一天,我想:要不拿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标签?

按照微信的规定,要拿“原创”标签,就要持续更新一段时间。于是我想,写什么东西能让我有动力持续更新下去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历史上的今天”这样一个题材。

选择这个题材,一是因为我从小就对历史很有兴趣,本科的专业也算与历史有关(是一个提前招生、文史哲都要学的班级),二是选择“历史上的今天”其实有点投机取巧,因为网上有很多“历史上的今天”的资料,每天在历史上都发生那么多事情,我只需要挑几件感兴趣的评说一下就行,完全不会有作为公众号运营者的烦恼:每天找选题。

第13天,写完第13篇推送的时候,我在后台得到了微信的通知:我获得了“原创”标签。

但原来打算拿到“原创”标签就休息的我,却发现我停不下来了——我有了一批每天会在固定时刻等我更新的读者。

我自己本来就是搞媒体的,对“读者”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作为传统纸媒的写作者,其实我离所谓的“读者”挺远的——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我除了收到过几十封寄到报社的读者来信之外,并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读者有多少,他们都是谁,他们对我的文章到底有什么想法。

但我通过“馒头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读者通过后台消息和留言评论给我的反馈,他们说,喜欢看我写的历史故事,因为客观,同时又有温度。

关于“客观”,我只能说,作为“业余选手”的我一直努力在尝试。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我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而在每篇末尾,我都会写篇“馒头说”的短文,或短或长,抒发自己的感受。我一直想表达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在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关于“有温度”的评价,效果有一点出乎我预料。直到现在,依旧都会有读者给我留言,说不敢在公共场合看“馒头说”,因为会哭。有的说,“在地铁上直接就哭了”;有的说,在“公交车上哭得稀里哗啦”;还有一位告诉我,“在办公室看哭了,领导过来问我,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其实我对“有温度”的理解是,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我们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构成了我们的历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温度。

因为希望能做到“客观”和“有温度”这两点,我的“馒头说”开始越写越长。原来我的初衷,是每天花半个小时,把我觉得有兴趣的“历史上的今天”几个故事串一串,简单点评一下。但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后台留言说“不过瘾”“不解渴”,于是,慢慢演变为每天只写一个历史故事,尽量写透。

因为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馒头说”的写作只能放到睡前。由于读者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大量细节的考证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写作时间从初的半小时,变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现在每天睡前的三个小时(有时甚至需要更多),甚至要写到凌晨。

曾有其他媒体采访我时问:让你坚持把“馒头说”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我想了想,没有其他原因,只有一个:读者的期待和支持。

在后台,曾经的国民革命军将军的长孙媳妇,留言说谢谢我写了她家长辈誓死抗日的故事;有航天工程师的家属,留言说谢谢我让大家知道航天人的不易和艰辛;我的很多读者,在参观我写过的历史人物的博物馆、故居或经过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牌时,都会拍照片发给我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女性读者,说自己原来对历史不感兴趣,但现在可以和男友或老公一起探讨一个历史或国际政治问题,甚至对方还要向她请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去台湾大学交流的大陆女生在后台留言,说上历史课,教授提问谁知道“四行仓库”的故事,全班40多个台湾学生没人知道,而她站起来侃侃而谈——她说,因为是看了“馒头说”那篇《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正是每天后台成百上千读者的留言和鼓励,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到了后来,每天开始有一群不同的读者发来同样的留言:“出书吧!”

面对读者的留言,我其实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这毕竟是一篇篇发在自己微信公众号上类似随笔一样的文章,尽管尽量力求客观,但肯定还是带着个人的情感烙印;尽管尽量考证,但因为业余时间仓促,肯定有不少谬误——这些东西如果结集出版,只能当作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个人的一些随笔,是绝不能当作历史书籍来看的。

但内心毕竟还是有一些小憧憬的,希望自己坚持了一年的写作,能有一个小小的交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想法得到了中信出版社的支持。在黄维益编辑的鼓励下,我真的开始把以前写的推送开始筛选,校对,结集——我从没想过,自己的微信推送,终真的能成成为一本书。

在筛选文章时,确实有一点痛苦:截至2017年4月底,“馒头说”已经推送了136篇正式的文章,字数达到了68万字——这肯定是一本书所容纳不了的。经过反复的选择,终将其中一些文章重新整理和删改,收录到了这本书里。而因为只能收录部分文章,所以不可能以“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时间线作为索引,于是分为“人物篇”、“逸闻篇”和“战争篇”三个部分。

而书名,经过读者的投票,终就叫《历史的温度》了。

(对不起当初选《历史的真性情》的读者们了。不过编辑和我说,以后可能会出第二本,第三本,以“馒头说历史”为系列名,书名还可以继续变化)

后,还是想再次报告的是:这是一本收录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感想的随笔集,还望大家对其中的谬误多宽容,多谅解,多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7年4月27日

写于重庆飞往上海的航班上

 

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我们都很熟悉的著名女科学家,我们已经习惯称呼她为“居里夫人”。她的事迹,往往是我们以前写励志作文的素材,但今天我们要讲的,却不是这些故事。

1

1898 年12 月26 日,玛丽·居里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她称自己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一个比铀的放射性要强100 万倍的新放射性元素88 号。这个元素,他们命名为“镭”(Radium)。而就在5 个月前,他们刚刚宣布发现了新放射性元素84 号——玛丽·居里建议用自己的祖国波兰命名为“钋”(Polonium)。

2

以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可能读小学时就知道的故事。

但为了使今天的故事能有相对的完整性,所以还是有必要简单介绍下玛丽·居里的生平。1867 年11 月7 日,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1891 年,她24 岁的时候,来到巴黎求学,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894 年,因为想得到更好的试验环境,玛丽认识了当时的巴黎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皮埃尔·居里。一年之后,两人在巴黎结婚,玛丽从此随了丈夫的姓氏,成为“玛丽·居里”。1896 年8 月,玛丽通过了巴黎理化学校的职称考试,在校物理实验室谋得了一份职位,从此开始与自己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工作。

1898 年,居里夫妇宣布发现了“镭”。这个宣布发布后,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你说你发现了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在哪里?你指给我们看啊!

为了提炼纯镭,居里夫妇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搭上自己的所有存款,买了十几吨沥青铀矿渣,开始艰苦的提纯试验,经历45 个月几万次的提炼,终于获得了10 克氯化镭。

于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1903 年,居里夫妇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用来表彰他们对放射性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而玛丽·居里的坎坷命运,也就此开始。

3

先来说说1903 年的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吧。首先,这个奖并不是由居里夫妇单独获得,而是和别人分享的。分享走一半奖金的,是一个叫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的科学家。

贝克勒尔是法国的知名物理学家,出身科学家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科学家,祖父还是皇家学会会员。贝克勒尔在1896 年个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他一开始错误地认为是荧光)。

事实上,贝克勒尔对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固然功不可没,但他之后并没有做出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和理论成果。主要的工作,还是居里夫妇做的。

当然,贝克勒尔获得诺贝尔奖并非不合情理,但让人费解的是,在当时由四名著名科学家提名的获奖者中,一开始并没有玛丽·居里的名字,排在位的是贝克勒尔。

而真正做出重大贡献的居里夫妇呢?皮埃尔·居里被外界形容为“贝克勒尔的助手”,而玛丽·居里,被称为“皮埃尔·居里的助手”。

但事实是,对于放射性的概念和理论,玛丽·居里才是真正的开创者,丈夫皮埃尔是他的助手。1895 年4 月,法国皇家科学院就宣读了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的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当时她还没和皮埃尔·居里结婚(皮埃尔·居里后来是在妻子研究镭两年之后才加入的,帮助改进了试验仪器)。

因为丈夫的坚持,玛丽·居里终出现在了获奖名单中。但据说贝克勒尔曾这样说过:“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充当了皮埃尔·居里先生的好助手,这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造出女人来,是配合男人的好助手。”

4

不管怎样,玛丽·居里毕竟还是从1903 年的诺贝尔奖中获得了认可。但接下来等待她的,就是更残酷的命运了。

1906 年4 月19 日,在获得诺贝尔奖三年之后,皮埃尔·居里在路上被马车撞到,当场身亡。

夫妇俩一路走来一直相互扶持,现在只剩下了39 岁的玛丽·居里孤身一人。

然后,保罗·朗之万闯入了她的生活。

朗之万比玛丽小5 岁,是皮埃尔·居里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位极有天赋的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去世后,朗之万成了玛丽的好朋友和可以信赖的科研工作者。在玛丽艰难的时候,是朗之万帮助她一步步走了出来。玛丽·居里谢绝了法国政府的抚恤金,表示凭借在索邦大学任教,可以养活自己和女儿,而她在索邦大学上的堂课,就是朗之万帮忙准备的教材。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友情慢慢变成了爱情——但朗之万是有妇之夫。

出身贫苦的朗之万,娶了一个小杂货店老板娘的女儿珍妮为妻。你很难去说这桩婚姻的对错,但因为双方学历和见识上的巨大差距,朗之万渐渐和妻子没有了共同语言——妻子不希望他从事任何研究,只希望他能挣更多的钱养家。

这对一个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妻子而言,也不是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妻子要抚养孩子,操持家庭,她也有她的苦衷。只不过朗之万的追求肯定不仅是这个而已。恰恰珍妮的脾气似乎比较泼辣,据说曾打破过朗之万的头。

居里·玛丽起初是想调解的,她甚至批评朗之万对妻子太不客气了,但渐渐地,她发现他们两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自己又深深爱上了朗之万,所以开始规劝他们离婚。

1910 年,朗之万用自己的名字在巴黎索邦大学旁边租了一个小房子,那里成了他和玛丽·居里在一起的地方,玛丽称那个房子为“我们的地方”。

不幸的是,朗之万离婚失败了,更糟糕的是,他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然后这些信被捅给了法国的媒体。整个法国轰动了——枯燥的科学研究怎么可能比名人八卦更有意思呢?

法国的《新闻报》《新闻小报》《作品报》等报纸,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玛丽·居里与朗之万的“神秘恋情”,并开始大量公布她的信件(但并不拿出原稿),还有媒体开始揣摩,是不是皮埃尔在世的时候,两人就已有了“奸情”。

玛丽·居里曾愤怒地还击,警告不要侵犯她的隐私,但很快被更大的民情所淹没——一些法国人开始袭击她的住宅,用石头砸坏她的窗户,有人呼叫“滚出来,外国佬”,或者是“偷夫贼”……

一封无法确定真假的情书被曝光。在那封信里,玛丽·居里流露出了对性的渴望。生性浪漫的法国男人似乎对女性表达出这种渴望怒不可遏,居里开始多了一个新的称号:波兰荡妇。

一批原本支持玛丽·居里的法国科学家也开始改变立场了,他们联名写信让玛丽离开法国,其中包括玛丽忠诚的战友保罗·艾培尔。为此,艾培尔的女儿和父亲大吵了一架(女儿是居里的学生),那位从不顶撞父亲的女儿宣称要和父亲断绝关系,并说了一句话:“如果玛丽·居里是一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事实可能确实如此。玛丽·居里一生的挚友爱因斯坦,在私生活上也是一团乱麻,却很少有人在意这些。在这件事上,爱因斯坦倒是写过一封信声援玛丽:“如果两个人相爱,那谁也无权干涉。” 

那么那位同样要承担责任的男人朗之万呢?

他和居里分开一段时间后,回到了妻子的身边——条件是妻子允许他公开拥有一个女秘书做情人。多年以后,朗之万还被妻子允许和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在一起。为了养活这个女学生情人,朗之万甚至还请求玛丽·居里在研究所为这学生安排了一个职位。

之后的三年,玛丽·居里住进了一家修女开办的医院逃避一切。

而除了她之外,其他人其实都没有什么损失。

5

1914 年,法国公众对议论玛丽·居里绯闻的兴趣明显减弱了,因为在这一年,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面对拿石头砸她家窗户、称呼她为“荡妇”、要求她离开法国的法国人,玛丽·居里做出了如下行为:

首先,她把诺贝尔奖牌拿到银行,希望能捐给政府帮助打赢战争。当得知银行拒绝熔掉奖牌之后,玛丽·居里拿出了全部诺贝尔奖奖金,购买了法国的战争债券。

然后,玛丽·居里关掉了她刚刚建成的“镭实验室”,开始研究X 射线。她的理由是:战争期间,进行镭元素的研究意义不大,X 射线却有可能在战场上派上用场。

玛丽·居里先是说服法国政府让自己做了红十字会的放射科医生,然后说服自己的有钱朋友捐献车辆和钱财(居里夫妇本可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但他们放弃了镭的相关专利申请,因为玛丽·居里认为这是科学的共同财富)。1914 年10 月底,玛丽·居里学会了X 射线科学和人体解剖学,还考了驾照,掌握了基础的汽车维修技能。

然后,她在一台“雷诺” 卡车上组装上一台发电机、一个病床,以及一台移动的X 射线仪。

为了说服政府和军人们相信X 射线对军队伤员的检查有巨大帮助,47 岁的玛丽·居里,冒着生命危险,自己开车上了前线,让负伤的士兵上车检查。子弹残片、榴弹炮残片,这些原来难以发现的弹片,在X 射线的照射下都暴露无遗,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的难度。

军官和士兵慢慢开始佩服眼前的这个小个子女人,他们把居里开的那辆小卡车,亲昵地称为“小个子居里”。而很多士兵并不知道,亲自为他们检查伤口的这个女人,是两届诺贝尔奖得主。

光一个人工作,玛丽·居里发现远远不够。她需要更多的车辆、更多的X 射线仪来帮助伤兵。

于是,她为150 名妇女开设了X 射线学习班,并让女儿伊蕾娜来到战场,继续管理X 射线仪。然后她又取回了自己的镭元素,并开始收集放射性气体(氡),制作空心针,用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历史的温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历史的温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历史的温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一个追求纯净和完美的人,这种人格上的优点在非成熟期非常容易走向的一条歧路,就是不宽容。


“美国的自由不身临其境是很难想象的。我一旦动手写,就发现,要写美国的“自由”,好象必须从它的“不自由”写起。”

“在他们看来,总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中央政府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他们有关自由独立的美国的理想,才是一个必要条件。他们认为,当他们向全世界宣布他们的理想的这一天起,美国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所以,看到了美国的自由之后,我们常常说,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

“自由除了质的定义,还有量的测度。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当必须支付的代价超过了承受能力,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自由。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

“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

“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个思路是非常确定的,他们认为,所谓人民的自由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就是具体的一个一个"个人"的自由,而对于这种自由最大的威胁,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有财力的,有执法权的巨大力量。因此,如果能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如果能在联邦政府的巨大威胁之下立法保护每一个具体的美国人的个人自由,那么,抽象的"人民自由"就已经实现了。”

“政府和人民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这个运转结构也是美国稳定的原因之一:政府时时处于强有力...


第28页

在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之下,我们发现,中国人常常以“好”、“不好”、“坏”这样的字眼去作道德评判的事情,在这里往往是通过立法尽量把它归入法律的范畴,并且使之深入人心。所以,刚来的时候,和美国人聊天,立即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差别,就是我们在评论一件事情“好”和“不好”的时候,他们经常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合法的”以及“这是非法的”。

第43页

直到我踏到美国的土地上,我还以为,美国人把言论自由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因为他们和我们有共同的理解:正是为了保护在任何时间空间里有可能存在的“潜在真理”,所以,才不给任何人以绝对真理自居,并且迫使别人服从的权力,或者像我们以前熟悉的说法,真理越辩越明。

可是你一定没有想到,这居然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美国人心中的言论自由,与真理不真理根本不沾边。美国的《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的关键就是:言论自由与真理完全无关。

其实很多国家的先发都有言论自由这一条,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那么,美国的《权利法案》有什么特殊的的地方呢?它的特点就是规定了政府不得立法剥夺这种自由。也就是说,政府不能借口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或其他任何非常状态,去剥夺或限制人民的宗教、言论及出版自由。为什么呢?就因为美国人对于这些权力的理解与我们当初的理解大相径庭。

他们认为,这些自由式基本人权,即,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如言论自由,只要是一个人,就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这跟发表言论的这个人是好人还是恶棍没有关系,这和表达出来的东西是真理还是谬误也毫不相干。哪怕他的思想是彻头彻尾的谬误,哪怕假设有一种方法,可以鉴定出他的思想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绝对谬误,他作为一个人,还是有权利说出他的想法。说出来,是合法的。

第63页

这种情况究竟为什么一再在历史上重演呢?究竟是走到哪一步就出了岔子呢?言论自由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容中性”原则,就是...


随着在美国住的时间越长,越发现这里法律法规远比中国多得多。大大小小的公共场合行为细节,都有各种“法”在那里照管着。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执法很严。


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


关于国家的建立。在他们看来,总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中央政府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他们有关自由独立的美国的理想,才是一个必要条件。他们认为,当他们向全世界宣布他们的理想的这一天起,美国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他们在“独立宣言”中说,他们要求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平等,自由和幸福。

因此,他们在“独立宣言”中,很有意思地否定了他们自己在打下江山之后必定要坐江山的合理性。美国的建国者通过独立宣言明确表示,政府是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天赋权利才组织起来的,一旦"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有权力改变和废除它。"

所谓人民的自由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就是具体的一个一个"个人"的自由,而对于这种自由最大的威胁,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有财力的,有执法权的巨大力量。

所以,看到了美国的自由之后,我们常常说,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当必须支付的代价超过了承受能力,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自由。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张玮《历史的温度》系列正版均为裸脊锁线装,胶装都是盗版,请认准正版购买。

裸脊锁线装帧(封面和内里不黏在一起,详见产品详情图),翻开能摊平,阅读更流畅,比胶装更牢固,内文双色印刷。

历史书上的某个名字、某段话,它们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喜闻乐见的故事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落笔客观、有温度。     

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饱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读完可以多一些典故,长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复旦大学博导严锋教授、社科院研究院马勇教授、六神磊磊、二混子、张伟、徐达内等推荐阅读。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mobi(574+)
  • 无水印(582+)
  • 二星好评(534+)
  • 书籍完整(441+)
  • 书籍多(473+)
  • 好评(484+)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19 12:26:5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孙***美: ( 2025-01-12 01:56:07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訾***晴: ( 2025-01-08 02:15:2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隗***杉: ( 2025-01-18 13:03:3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濮***彤: ( 2025-01-15 17:31:5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沈***松: ( 2024-12-24 20:15:1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游***钰: ( 2025-01-17 07:14:0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权***波: ( 2024-12-27 11:49:15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蓬***之: ( 2025-01-05 14:07:29 )

    好棒good

  • 网友 寇***音: ( 2025-01-05 03:50:24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23 15:29:00 )

    还行吧。

  • 网友 融***华: ( 2025-01-09 16:59:1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曹***雯: ( 2024-12-27 04:31:07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